汽车芯片是现代汽车的“大脑”,从动力系统到车载娱乐,从安全控制到自动驾驶,几乎所有环节都依赖芯片。2020年以来的全球芯片短缺,让汽车产业链经历了一次深刻的考验。虽然到2024年供需矛盾有所缓解,但其影响仍未完全消退。
在短缺最严重的阶段,不少车企被迫减产甚至停产。大众、丰田、通用等国际巨头都在新闻中宣布因缺芯而削减产量。中国市场同样受到冲击,部分自主品牌的热门车型甚至出现“交车难”,导致消费者等待时间过长。
资本市场上,芯片短缺使得上游企业股价大幅波动。设计与制造企业如台积电、英飞凌受益最大,订单满载。而中下游的车企与零部件企业,则因生产受限导致股价承压。部分国内芯片企业如地平线、华大半导体,在政策支持下加速研发,逐渐成为市场新宠。
投资者需要认识到,芯片短缺不仅是供需问题,更是产业链安全的体现。汽车行业逐渐认识到自主可控的重要性,未来几年,中国和欧美都在加大汽车芯片投资力度。长期来看,这将推动产业链本土化发展。

总体而言,芯片短缺的冲击是短期的,但也暴露出产业链的脆弱性。对于资本市场来说,这既是风险,也是投资机会。关注那些在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中受益的企业,才是更理性的选择。

